1987年由保羅范赫文導演的「機器戰警」

以「80年代的美式硬派暴力美學」、「低俗的惡趣味」、「探討社會議題」以及「當年相當前衛的科幻感」造就了該片經典之地位,

雖然舊版屬限制級,但我確實是在小時候就看過了......

我也成了該片的粉絲,所以對於新版一定會有比較之心。

在設定上,不論是美術設計亦或場面、道具、劇情,

新版將許多風格修改成更加迎合現代觀眾的口味以及美觀的潮流,

在造型上,由粗曠硬派的坦克風格轉而流線、電子化的現代工業設計主義,

保留的「右手」神來一筆地強化了人與機械溫度感的反差。

我個人唯獨不能接受的是「黑色」外表,不但抹殺了個人特色且真的沒有比銀色帥氣......

 

其實新版陣容相當強大,不論是演員或備受矚目的巴西導演何塞帕蒂爾哈,

但當初看到預告片以及分級制度還只有輔導級時心裡卻是失落了不少,

受到舊版影響,限制級成輔導級看不到懷念的暴力美學確實可惜;

預告片將重點放至在動作場面以及槍戰上誤導觀眾電影類型則是相當大的敗筆,

幸好實際觀影後倒是沒預期中那麼糟糕,可是對於抱錯期待前來電影院的觀眾卻讓這部電影受到委屈了。

 

「機器戰警」所探詢的一直是人性與機械的關係以及美國的社會議題,

在新舊版本中,兩位導演都詮釋出自己所認為的觀點,各具特色。

不同於舊版主角墨菲失去記憶,最後找回自己,在身為「人還是機械」中掙扎選擇身分;

新版墨菲不但擁有人的記憶,舉手投足都更加地人性化,情緒會一覽無遺地表露出來,

導演進而探討重生後的墨菲該如何面對人生,如何去接受已經身為機器的自己以及面對家人,

新版很注重親情戲,從搭擋露易絲修改成路易斯而不讓妻子的光芒被蓋過便可知,

見到重生後墨菲的妻兒眼神中透漏著不安害怕卻又感到期待欣慰,

墨菲對自我現狀的無力感以及見到妻兒後的放心,

這都是舊版妻離子散的墨菲所享受不到的悲劇下的慰藉,新版這些變動讓我看了很感動。

雖然失去了舊版的惡趣味讓整部片沒有戲劇性且詼諧的化學變化,

講求寫實的新版在詮釋上更注重精神層面,並也想探討更深的議題,

「究竟是人使用機械還是機械主宰人類」,「財團與政府之間的權力」、「機械是否能取代人類」、「美國過於干涉他國的美帝主義」、「失去公正的媒體控制民意」......等,藉由政府、財團、媒體、市民、親人各方觀點去認識機器戰警而來討論這些議題,這是很好的表現手法。

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探討議題都有出來卻因想要抨擊的內容過多都不夠深入精闢且分散導致蜻蜓點水,

而過於追求寫實也讓呈現手法綁手綁腳無法好好地將「機器戰警」的形象好好塑造出來,

反而讓故事節奏緩慢並也讓主軸混亂;

舊版在社會議題上確實跟新版大同小異,但是它縮小了範圍而加強深度,架構簡單,

緊扣著「機器戰警」這項主旨而能一氣呵成,簡潔有力地到最後成功塑造出墨菲這名「悲劇下的英雄」的形象。

新版讓墨菲更加人性化忠於自我意識雖然少了英雄形象,

但也讓我們看到了在資本主義下,機器戰警也不過是政府以及財團手中盤算利益的產品,

我們給予它(他)身為人的權利雖然我們不是很在乎且我們只需要他存在所代表的含意是否具有利益便可。

扣除27年科技日新月異所擁有的華麗特效以及分級制度這兩條不公平的起跑點,

1987年由保羅范赫文導演的「機器戰警」已是難以超越的經典,我相信新版劇組也知道,

所以新版選擇用不同角度去詮釋出不同風貌的「機器戰警」。

以一部舊片翻拍的電影來說,新版表現確實不錯了,

雖然與舊版的經典地位相比仍是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作為一部大眾化的娛樂佳片,2014的「機器戰警」會是部很不錯的選擇。

聽到標題跟結束後的音樂仍是舊版那經典的主題曲,當下感覺真的只有開心,

也看到了新版對於舊版的「致敬」。

arrow
arrow

    喜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